2009年6月21日 星期日

6/20 課程反思

 今天老師在課堂上提到網路社群在歐美已發展多年,一般學生都很習慣透過平台交流溝通及相互學習,但是台灣即使資訊科技走在前端,但是幾十年來用的還是老東西,非常可惜!因此老師退休後,真的要認真考慮到台灣任教。當然老師說這件事需要機緣,希望會有好的結果。

 本門課所有學習歷程及作業繳交,全都在Social Network平台裡完成,如有請假未到或上課恍神的同學,甚或認真聽講但有所遺漏的同學都可以透過平台裡每一堂課的多媒體介紹(雖是英文說明,但操作步驟卻很明確)及上課錄音,得到立即解惑的效果。當然再有問題,隨時向同學或老師求救,這是一定要的啦!個人就向老師求救過數次,非常不好意思,而老師總是能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回覆我的問題,令人非常感動!我覺得要發展社群平台的教學模式,真的需要大家全心的投入,才能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老師為大家做了最好的示範!(會不會有點狗腿,但這絕對是真心的,可能會愈描愈黑?......)

 在這堂課即將接近尾聲時,老師一再提醒我們,學習不只是向老師學習,而且要向同學及外面的專家學習,這樣的學習效果即廣且深,並能透過社群訓練溝通能力、時間管理、資訊素養、協同合作等能力,並藉由無私的分享學習到問題解決的能力。現在歐美的企業徵才,不見得需要學科強的人才,因為他寧可聘請對實際問題具有解決能力的員工,只要學科方面還ok,日後再慢慢培養即可。因此,基於這樣的觀念及趨勢,這門課不只是要學會製作多媒體作品,老師更要求我們能實際運用在教學及學習有關的問題解決上。

 今天課堂上,老師又再度誇讚本班寫作業的用心,確實從同學的作業中,可以看出每份作品都是心血的結晶,有創意、有溫馨、也有歡笑(甚或搞笑),當然也有很多具有深度內涵及大膽使用獨特配樂的作品,顯示強烈的個人風格,再再都令人激賞!這個平台即使老師回到美國後,也會繼續保留作為同學聯繫溝通的管道,當然今天在完全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莫名被陷害接任下學年班代,到時我也會好好善用這個平台的!

 6/27是最後一堂課(Final Project Presentations ) ,也是老師口中的Harvest day(收成日),這天同學要輪流報告,分享有關這門課整個學習歷程(Assignmeni1~13+Introduce myself+All Reflection)的省思,然後隨著這天的結束,這門課程結也將畫上完美的句點(嗚......)。6/29老師即將啟程返美,在此先預祝老師一路順風,後會有期。

2009年6月1日 星期一

第九堂課 - Overall Reflection

 這學期的「網路多媒體設計與製作研究」課程,讓我們更清楚了解到Hypermedia是一種互動式多媒體,能夠與用戶進行互動交流系統。它是一個利用電腦和電信相結合的數位媒介,用戶可以而且必須積極參與。因為它具有與眾不同的功能,能有效降低學習曲線,增進學習成效。而且它易用並與現實生活結合。它可以用於電腦課程的培訓、教育(含特殊教育需要)、商業演示、娛樂及網際網路應用。

 見到同學們都很認真的完成作業及建置自己的網站,自己也會因此而振作一些。雖然私下同學普遍反映作業比其他學科多了些,但是相對也覺得收穫很大,而且每位同學在同一社群平台上,各自發揮自己的創意,將完成的作品做最完美的呈現,也讓其他同學可以觀摩學習,確實是達到古人所說”觀摩學習”及"教學相長"(應出自禮記學記篇)的效果,真的很棒!

 偶爾到ZD 201中觀摩外國學生的Blogfolio,發現他們的反思內容都非常用心,也很正式,與原有的刻板印象很不一樣。另外,也發現他們會在部落格中放些家居照,甚至小貓小狗等寵物照也同聚一堂,反觀我的部落格原先只是純文字的網誌,相形見絀。於是,開始發奮圖強,重新申請一塊部落格園地,將原部落格中的文章,重新流灠瘦身,再依課堂作業順序增修,雖然質感仍略遜於外國同學,但是感覺還蠻不錯的!因為這是個人獨有的台式風格!能有機會將一門課的學習歷程,依作業期程分門別類,真的是一次很難得的學習經驗,相信對以後的學習及教學活動會有莫大的助益!最後當然更應該感謝阮教授的傾囊相授,也希望阮教授退休後能到高師大任教!

 上這門課,最大的不同是同學間的聯繫度增加了,也算是意外的收穫吧!對於作業上遇到的問題大家都能相互協助,給予適當的意見。週末班的最大缺點,就是下課後,大家還有許多自己的事要處理,總是各忙各的,但是即便有的同學自稱是電腦白痴,最後也能克服萬難,變出很不一樣的菜來,真的非常不簡單!所以說人的潛力是無窮無盡的!大家一起加油!

第九堂課 - Blogfolio Reflection

 
 非常幸運能修到阮教授指導的「網路多媒體設計與製作研究」課程。阮教授出生於香港,大學階段首次離開香港到台灣師大求學,之後在香港及美國任教,三十多年的教學生涯,歷任小學至博士班的教學工作,可以說是教學經驗豐富,桃李滿天下。老師所有相關軟體的使用,皆是自學而來,非常的辛苦但也樂在其中,有機會常在世界各地演講,分享並推廣Web2.0所提供強大有效的各項功能,當然也更提醒同學在有限的空間,時間下才能使用的智財權觀念。

 本Blog記錄了個人參與這門課的上課心得及學習歷程,它讓我了解到Web2.0提供了高互動性的超媒體效能、社群功能、可以自由分享及合法使用網路資源並嵌入自己的部落格或社群中,最重要的是這些網路資源通常都是免費且容易使用的,而且可以讓我們在學習與溝通的過程中,全部都在這些社群裡完成。除此之外,這些社群平台均提供了一項非常重要的社群功能-Tags,它讓所有使用者非常方便蒐尋,能很快速找到所需要的相關網路資源,讓我對網路工具融入教學活動中,有了更具體的體會及想法。

 這門課,主要在介紹Hypermedia這一種互動式多媒體,它可以用在電腦課程的教育訓練(含特殊教育需要)、商業演示、娛樂及網際網路應用......,使用範圍非常的廣泛。它可因應個別的需要及學習經驗而做個性化的設計,對本班大部分的成員來說,用在學校教學及學生學習上更是非常受用,而且大部分的線上軟體都是免費而便利的。但是由於它是透過使用者直接的學習經驗的聯繫,來決定哪些需要繼續學習,造成某些有用的訊息可能被隱藏或忽略,這是使用者在設計教學活動時,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整理學習歷程檔案時,也不斷的再一次回顧這門課的點點滴滴,從第一堂課至今,一路走來感覺非常的充實。
從開學第一堂課開始,同學們都充份感受到這門課將會非常的充實,可以學到不少東西,當然對教學上也會有很大的助益,但是對我們這些進修學院的研究生來說,最擔心的莫過於作業量是否超過負荷?最後看到同學的作品,能得到老師的稱讚,相信同學們都花費了許多心思,從這裡也證明了,先前的擔心是多餘的。

 回顧第一堂課同學們在老師的筆電上打上自己的信箱網址開始,我們收到老師的邀請函,也式加入了ZD 201社教平台,從個人自我介紹開始,完成了這堂課的第一份作業。陸續建立了個人的Blog園地,做為這堂課的學習歷程記錄及課程反思的場域,因為先前並未能確切了解這份作業的概略模式為何,所以有關這門課雜七雜八的事項,甚至連不相干的論文Meeting的訊息,都涉入其中。幸好老師後來提供了外國同學優良的Blogfolio作品,讓我們參考,考慮過後決定,保留原來辛苦耕耘的部落格,另闢戰場,將原網誌內容重新整理,去蕪存菁(純屬個人認知),整理後,看起來果然較有系統,感覺也比較有脈絡可尋。

 後來在作業2和作業3中,學到了Picnik,它提供了免費的網路圖片編輯功能,使用者不需花大把銀子每年去購買或更新編輯軟體。很可惜可能頻寬的要求稍高,有時會造成作業延遲。另外使用Picnik編修圖片,用來製作Showbeyond及Animoto這兩份看似相近,卻各有所長的線上簡報軟體。Showbeyond可以讓我們做為某一單元教學活動的介紹,加上適當的背景音樂,讓學習效果加倍;Animoto有內建獨特的轉場特效及背景音樂,但因未加入付費會員,只能製作15張圖片的宣傳短片,像廣告一樣內容雖短,卻能有效攫取眾人的目光,因此它用來設計為學校的活動宣導短片,是非常不錯的做法。

 作業4中學到的Podcasting,我們先學會Audancity錄製人聲及編輯音樂、聲音經過剪輯和混音然後轉換成最常用的mp3音檔格式,再將音檔及圖片上傳至Podomatic上,經過自己精心製作的作品,都令人百聽不厭並值得留念。作業5中則是要求以Picnik完成10張圖片特效後上傳至Flickr相簿,並設定網路衛星地圖定位,讓人一目了然,從老師的示範中,很清楚可以知道老師在美國的家的概略位置,讓圖片的空間概念更加清楚明確。當然如果用在天災地點定位,就更能發揮救的效益了。

 作業6中必須先錄製一段2~3分鐘的生活短片,然後上傳至YouTube,再將網址嵌入(Embed)ZD201的”Video”中,以”嵌入”的方式不但合法且不浪費網路的儲存空間。這份作業讓我們懂得更加善用網路資源,許多好用的影片可以事先蒐集整理好,運用在課堂的教學活動上。但有些學校對YouTube可能感到憂心,因為它也包含了大量的色情、暴力的內容,為了擔心學童受到影響,則可以考慮潔淨無虞的Teachertube做為教學資源。作業7中要建立一個和老師一樣的社群平台-Social Network,這個平台可以做為班級教學指導、學習討論、資源分享、作業繳交的空間,還可以上傳喜歡的影音檔,提供相當的儲存空間,非常的不錯!

 作業8中全班首次分組,自訂主題,建立一個Wiki網,首先至Webpaint申請一個帳號,再依主題設計成兩層,至少五個網頁的網路平台。它和Social Network是完全不同的型式,因為它有風格獨特的單一主題,提供做為線上的知識分享平台,這個作業也讓我和惠珍及榮峰大哥有了更密切的合作及交流!

 作業9中,學會使用PhotoStory3去製作一份內含15張圖片及文字說明的影音檔,看到同學各自發揮創意,甚至花費時間編製充滿趣味的作品,不禁令人莞爾一笑。作業10-ScreenToaster,用來做為電腦教學指導,確實是一項非常好的錄製軟體,ScreenToaster錄製成品的畫質佳且檔案小是它最大的優勢,但是在電腦配備的相容性可能有些麻煩,如果這個問題能獲得有效的改善,將會更加友善好用!

 作業11-VoiceThread,必須上傳10張照片,做為一個活動或教學主題,在第一張開始便做簡單的說明,並開放給VoiceThread所有會員上網評論,這個線上軟體用在教學上,可以激發學生們的創意及訓練其發表能力,當然用在國小的學童是最適合不過的,因為他們對各種圖片充滿了新奇及參與感!

  這學期能修到阮枝賢教授的這門課,真的是非常幸運!也希望從這門課學習到利用超媒體的各項軟體,能廣泛的運用在往後的教學現場,也讓所有的教學資源更豐富、更有系統,這也是上這門課最大的收穫。我的「網路多媒體學習歷程檔案」是這門課的學習過程總覽,也讓我學習到在網路上有系統的記錄及不斷的編修也觸發更多的省思,真的非常感謝阮教授這學期的用心指導!

第八堂課 - Slideshare Presentation Reflection

Assignment12-Slideshare Presentation :

 作業12-Slideshare Presentation 首先要選擇一個跟研究所課程相關的主題,然後使用線上Slideshare製作一份簡報文稿,內容應包含至少10張投影片並加上語音的簡報介紹。因此這份作業我選用了一年級下學期,楊宏仁老師指導的「網路教學」第十章-「增埴」的簡報,這是由我和三位虛擬團隊首次合作的「網路教學與學習研究」簡報,希望能有一新耳目的感覺!這個作業主要是想運用語音合成的人聲檔,完成這份語音簡報,希望能有效降低簡報製作的時間。
 
 slideshar和Podcasting一樣都適用於遠距教學。它提供了一個獨立的儲存及使用空間,並能透過設定,加入語音檔及Youtube介紹(但目前功能限制僅能兩選一),所以每位使用者應善用網路資源並保障及維護創建者的智慧財產權。在教學活動設計上,它是一個非常方便又好用的網站,它能夠存放大量訊息在網路社區裡(每個slideshare檔在100mb以內)。而且每個人都能加入同一社群,分享及共用許多有用的資訊,藉以協助並提高教學的內涵及品質。

 另外,Slideshare裡如果有不良的Slides內容,只要告知網站,便會作有效處理,以確保純淨的網路空間避免受到污染。在Events(事件)裡,也可以舉辦一個主題活動,如以高雄世運為主題,所有與此相關的圖片、文章及多媒體影音均可以上傳至此一事件簿裡。

 Slideshare簡報檔裡的每張Slide均可以給commests,且提供單頁網址,方便提供朋友直接連結至該網址,免去一張張尋找的問題。在建立每份簡報時,可以設定它是公開的或是隱私的,是否提供下載功能。更棒的是,它具有相關簡報的列表和作者所有Slides列表的介面,讓人一目了然,方便使用。當然,他也可以建立自己的社群,並將喜歡的Slides加入「我的最愛」,以方管理及使用。

 老師提醒同學需要特別注意的是,(1)Slideshare簡報檔名,應以英文命名,(2)內文可以鍵入中文,但應使用常用字型,以免成為亂碼(3)如能轉成pdf檔,檔案會更小(4)同學在建立社群網站或寫作業時,為了怕麻煩常忽略了Tags的重要性,它是未來方便蒐尋的利器,千萬別輕忽。
 

第八堂課 - VoiceThread Reflection

Assignment 11 - VoiceThread :
 這個作業必須加入VoiceThread線上會員,並建立一個包含至少10張幻燈片的簡報介紹。在做這個作業前,為了ScreenToaster的問題陷入困境,但是心想應先跳過ScreenToaster,把VoiceThread完成後,再來處理ScreenToaster的錄影教學。於是我想到小朋友和我都很喜歡的小豬麥兜,他是小隻善良、樂觀又有勇氣的小豬,相信小朋友對他應該會很感興趣!
 沒想到,當班上的小朋友得知可以發表評論時,很多人都表現出躍躍欲試的神情,但是,礙於個人時間因素,沒有太多時間協助每位熱心參與的小朋友做評論,所以當這份作業大致有了基本雛型,也了解了這個線上軟體,可以用在教育上,作為訓練小朋友思考及練習發表的工具,同時可以激發他們的創意及想像力,真的是一項很不錯的網路資源。很快地,終於把這份作業完成了,每張圖片都可以加上文字或錄音說明(當然也可以上傳影像檔)做評論。本項作業的主題是「小豬麥兜的生活史」。最後因班務繁忙的關係,還有兩張圖片來不及讓小朋友回應,老婆大人知道後便自告奮勇,發揮臨門一腳的威力,及時加入評論的行列!

第七堂課-ScreenToaster Reflection

Assignment 10 - ScreenToaster :
 這個作業是我經歷過最悲慘的一個作業,花了很多時間都沒法完成,不是因為不會做,而是機器方面出了問題。家裡的兩台電腦一新一舊,舊的是XP系統,可錄影音也可編輯字幕(30秒測試沒問題),可惜記憶體太小,錄到一半就當機;另一台新的是VISTA系統,可錄影但錄完沒聲音,也無法編輯字幕。用學校的電腦可能是防火牆的關係,連第一步驟都有問題,借用小弟的Eee Pc,可能是Linux系統的關係,也無法錄製。還好離交作業時間還有一段空檔,否則真是無語問蒼天了!

 當ScreenToaster 這份作業遇上瓶頸後,馬上飛鴿傳書向老師求救,立即獲得老師的回信指導,但是試著安裝最新版的Flash及Java還是一樣,最後竟然發現在三樓電腦教室的教師用主機可以正常執行(班級主機才一年多也是不行!好像跟我作對似的!),真是太感恩了!所以利用中午午休時間獨自潛入電腦教室錄製,終於完成了,但是發現聲音好像有點延遲,而且發現中文字幕都沒出現(但是錄製完,加上字幕後預覽多次都沒問題,直到上傳後才發現中文字隱形了!),只剩下英文字”LOXA",但是奇怪的是檔名及Description都可以打中文,而且一直活得好好的!重點是好不容易完成了「LOXA教育網線上測驗使用教學」,趕快上傳作業比較實在!

 在這次的作業中,麻煩老師很多,非常感謝老師的費心指導,以後使用ScreenToaster,我會特別注意儘量避免在字幕說明內輸入中文。ScreenToaster除了這方面有些不夠友善外,它的錄影畫質及錄製檔案大小方面的表現倒是非常優異,因為在錄製的過程中,我也使用過其他非線上程式測試過,不是畫質太差就是檔案太大(超過100MB~很難想像),老師介紹這個程式非常的棒,大約在6~10MB,如果用在國小電腦課的指導教學上,對學習能力較差的同學,非常的有幫助,上電腦課也會省了很多時間和精力!

第七堂課 - Photostory3 Reflection

Assignment9-Photostory3 漁唱

 photostory的作業 ,需要加入15張照片(原訂20張) ,加上配樂及簡單人聲導覽,經過特效設定,編製成一段影片。在製作構思階段 ,首先要決定製作影片的主題為何,因此先要考慮手邊有哪些照片或是要上網找,沒想到以前朋友mail 給我的漁家風景照潛藏多時,終於可以派上用場。 
 這些照片讓我想到一首在高中時期非常喜歡的民歌-漁唱,它是由黃大城所主唱,聽起來讓人有遺世獨立,與世無爭的意境,讓人免去世俗無謂的煩憂,它是一首很棒的歌,把它放在作業中,就當作是另一種懷念吧! 

 在製作過程中,先把所有圖片匯入專案,再一張張做簡單的特效設定,因為老師不喜歡太過眩目的特效,所以從善如流,只做簡單的zoom in跟zoom out再配上黃大城渾厚的歌聲,就差不多了。但是想到應該在影片開始前先來個背景介紹,因為有了擔任一日DJ的經驗,所以做起來也算駕就熟,只是聲音品質有點馬馬虎虎罷了。聲音剪輯部分當然免不了要用audancity合成人聲及音樂,再匯出成mp3檔,很快就大功告成了!

p,s:剛開始用photostory內建的錄音功能錄製人聲,發現聲音出現的有些慢,而且光一張圖片就用了39秒,實在太長了,卻又無法調整,所以另外用audancity合成人聲及音樂(約14秒),這是一定要的啦!

Find more videos like this on ZD 201

第六堂課- Wiki Reflection

Assignment 8 - Wiki
 我和榮峰大哥、惠珍這組的第8項作業,在老師介紹完後,我便已經上網完成wetpaint帳戶的申請,並建立了一個wiki平台。我們這組的主題是「staiwan美食及玩樂之旅」,其中staiwan是南台灣的代稱,主要在探討南台灣三縣市(台南縣市、高雄縣市及屏東縣市)的美食及旅遊景點,這樣規劃應該符合老師要求至少五項(3縣市共六個地點),及2個層級(美食及觀光)的規定,這樣規劃是否很完美呢?並不清楚,因此暫定由吳大哥負責台南縣市,惠珍負責高雄縣市,我則負責屏東縣市的部分,大家先構思找資料,等老師詳細說明後,在課堂上應該就可以開始動工了!
 考慮先把申請好的網址貼到ZD 201的作業8 中,以方便管理,因為作業漸漸多了,有時會健忘甚至找不到,先登錄上去也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在我的平台「美好的時光」裡,便將全部的作業收納在文字框中,感覺蠻好的!

 只要有時間,就上youtube查看是否有適合作業8的題材,果然找到許多介紹屏東美食及旅遊導覽的影片,現在想一想辛苦一點果然是值得的,這學期感覺很充實!常常聽到「先苦後樂」的道理,也能深深認同,但是有時候也要有靈感配合,才能有所進展。但是有時太過懈怠,時間過了仍是一事無成,所以還是要逼自己有空就做一點,後面才會比較輕鬆!

 這次的作業與先前的作業大不相同,因為這次要分組合作,三人一組一起完成一個wiki主題報告,這對二、三個星期才見一次面的我們來說,也是一次默契大考驗。老師曾經笑著說不要因為這次的作業分組從三個好朋友變成壞朋力。本組很早便取得共識,分成三個區塊,每個人負責與自己較熟悉的部分,獨立作業,有問題再互相支援,見到成果逐漸浮現,竟有些小小的感動!套句周潤發的廣告台詞:「啊!福氣啦!」

從前為了寫報告,偶爾會到wiki百科去查資料,但是實際對wiki並不十分了解,直到上了這門課且要完成這份作業,從設計wiki到完成確實要花上許多心思,因此,時光也在不知不覺中流逝了。從分組建好wiki平台並完成分工後,已經慢慢了解什麼是wiki了。其實每個人都能收集對某些知識領域相關的主題並提供詳細的說明及作法 ,放進這個平台中,所以它可以廣泛的運用在教育及學習上。

第六堂課- Social Network Reflection

Assignment 7 - Social Network:
 在介紹我先行建立的社群平台-「Happy Learning美好的時光」,試著先發邀請函,沒想到只有昱雅莫名闖入,既然已有會員進場,就得開始好好耕耘,不要荒廢了這個美好園地!

 Happy Learning的外觀經過千挑萬選,終於大事底定,然而選中的外觀模版的字體顏色和圖片色調相近,因此上面的Happy Learning看不太清楚,所以標題圖文勢必要重新製作,於是找了班上小朋友的圖片,為了配合模版的藍色基調,因此作了一些特效,缺乏美學觀的我,左看右看,東修西修,總共約花了二小時,終於大功告成!

 老師上課真的很用心,讓我們學到很多實用的軟體及應用方式,也觸發許多可能的想像空間,因此我想利用這個平台,讓班上同學加入探討一下國語課文中內容深究的問題。今天特別號召班上同學在本週四電腦課時,來個線上閱讀心得感想討論,能實際應用在教學上,感覺還蠻好的!有些同學動作稍慢,選擇回家後上網回答,從上網回答的情形看來,同學對這個平台的接受度還不錯!還有同學自己就找到方法上傳影片到這個平台上,很厲害!我想其他科目教學也可以多多利用這個平台來實施,但是得像老師一樣先準備好相關資源,再進入教學現場比較好!

 昨天吳大哥發現他的平台 sign in 後,上面沒有「管理」功能,而且創建平台的人是我的名字,因此他無法進到社群平台去編輯,於是用我的帳密進去修正後,發現我的平台進不去。然後試著用我的帳密進老師 ZD201社群,我的資料竟是吳大哥內容,真是欲哭無淚。登出後跟吳大哥借了帳密想改回來,沒想到天不從人願,改完後兩人的帳密都進不去,只得向忙碌於學術研究及教學的阮老師求救!對於這次烏龍事件反省,首先對吳大哥感到非常抱歉,另外會出現社群平台帳號亂置的問題,我承認都是對網路觀念不清惹的禍!

 另外,從這次烏龍事件,我發現微軟的vista系統真的不太好用,有時每個動作需經不斷的詢問,一再的確定後才能進行下一個動作,But有時點一下就直接登入,令人摸不著頭緒,不過小心駛得萬年船,爾後要多加小心才是!

第五堂課 - YouTube Video Reflection

Assignment 6 - YouTube Video:

 這個作業,老師要求每位同學要用數位攝影機或數位相機錄製一段影片,並於完成後上傳至YouTube。首先必須先申請YouTube的會員資格,才能上傳自己的作品,當然這部分對我們來講已經是非常駕輕就熟的,因為每次上課阮教授只要介紹一種新的線上軟體,我們就得申請加入會員,為了方便起見,帳號及密碼都是同一個,才不會到時候忘了,欲哭無淚!

 因為幾年前對數位攝影頗感興趣,所以幫學校及家人錄製了許多才藝表演及生活花絮,這次的作業因為老師要求不要太長,太概2、3分鐘就好,於是選用了2003年幫小朋友拍的短片-「新年快樂」,祝遠在台北的好友全家新年快樂!

 另外,將製作好的影片上傳至YouTube,確實是不錯的作法,既可與大家分享,也可以當作網路硬碟,將影音檔儲存在自己的網路空間裡,不但方便管理也方便自己隨時查看!

第四堂課 - Photo Sharing with Flickr&Mid-term Exam Reflection

Assignment 5 - Photo Sharing with Flickr:
 我想到全家近幾年利用假期環島旅行曾經在幾個景點的留影還不錯,先從其中挑出10張,並以Picnik完成每張照片不同的特效,順利上傳後,一邊做一邊摸索如何設定地圖定位,很快就找到設定方法了(當然是老師教的好!),所以作業也就很快順利的完成了,接著便到「ZD 201社交網」貼上連結。不久班上資優教師惠淳同學馬上回應,提醒我貼上的連結是相簿的網址並非播放幻燈片的網址,發現這個疏誤,馬上想到古人所云:「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於是快馬加鞭,立即改正錯誤,因此我發現早點做完,就有這個好處,有問題比較容易及早發現,而且貴人很多,美麗且善良......。


Mid-term Exam:

 1.考試前:這次期中考除了日月、奕人給的翻譯外,其他還是要想辦法從上課筆記和老師的講義中翻譯,再擷取重點複習,真的很不容易。雖然上課也算認真聽講及練習,相關的概念在其他的資訊研習中也有基礎,但是要面對期中考,還是得好好準備,否則可能情況會有點悲慘!為了讓同學不要太恐慌,把手上整理過還不成熟的重點整理寄給同學,其他就得靠自己努力用功了!這個禮拜真是勞累的一週 ,禮拜六上午要期中考,下午要報告,還有隔天「需求評估」的課要完成一張概念圖及三張心智地圖。很久沒有如此有效率了,不管好不好,總算是盡力完成了。
 
 2.考試後:這週最令人擔心的就是阮老師的期中考了,雖然考試題目的方向已大致了解,之前也做了一些簡單的整理,但是因為沒有太多時間準備,只好憑上課及整理筆記的印象去寫,大致也寫了一些,但是很久沒有如此長篇大論的考試,加上年齡漸長,體力大不如前,前幾題作答時,心情仿如爬山,山頂卻是遙不可及,考完後感覺頭昏眼花,兩腳無力,但也要佩服自己能有始有終,把10題都寫完了,心情總算好多了!

第三堂課 - Audancity & Podcasting Reflection

Assignment 4 - Podcasting:
 上課前對於音源的錄製只有粗淺的了解,很期待透過這次的課程,在實務上能有所進步!課程中了解到Audacity的是一個自由,開放源碼,且易於使用的聲音編輯器。它可以輕鬆的用來編輯及錄製聲音檔,並轉成數位錄音或CD(Ogg Vorbis , MP3 ,和WAV等聲音檔)。而Podcasting在2005年被牛津字典選為年度字,並定義為一種電台廣播的數位錄音程式或類似的軟體。它是一個可以在網路上製作並下載到個人的播放器(如itune)。
 這次的作業規定用Podomatic ,製作有關演講、說明、或其他類型的教學媒材;也可以把它當作廣播電台,自己扮演廣播DJ,以Audacity錄製一段音樂點播節目。 作業至少要有兩分鐘的長度,而且必須使用合法性的媒材。
 在作業4中為老師點播了鄧麗君所演唱的三種不同語言跟曲風的歌曲:第一首廣東歌「漫步人生路」歌詞非常寫實,頗有勵志作用;第二首是家喻戶曉的「小城故事」,悠揚的樂聲及溫柔細膩的唱功,令人百聽不厭;第三首則是鄧麗君很難得演唱的台語歌,特別挑選了具有古早味的經典歌曲「思想起」。這三首(粵、國、台)歌曲,在具有磁性的廣播聲中,配上「給愛麗絲」的背景音樂,終於完成了「一日DJ - 快樂點播台」的錄製,希望老師會喜歡!順便告訴老師,沒有上課的時間,週碩二班的同學都會想念你的,尤其在寫作業的時候更是如此,真的!


第二堂課 - Animoto Reflection

Assignment 3 - Animoto :
 Animoto受限比ShowBeyond多,規定最多能只用15張圖片,而且不能調整圖片播放時間,可惜未加入付會會員,每段影片都不太長,好處是簡單明瞭,因此這份作業在不知不覺也就完成了!而它內建的動感圖片呈現方式,配上自行上傳或內建的音樂,表現出來的感覺真的很不錯!因此Animoto適合用來製作活動的宣導短片!所以我想到每年校慶都要舉辦校慶園遊會,把它掛在班網上,以它來做為廣告宣傳,效果應該不錯喔!

第二堂課 - Showbeyond Reflection

Assignment 2 - Showbeyond :
 showbeyond在製時可以放24張圖片並可調整每張照片停留的時間,而且可以配上好聽的背景音樂及人聲講解,真的很不錯,所以showbeyond用來製作簡易的各科教學還蠻適合的!因為先前參加學校特色課程小組,為了介紹學校特色,並讓同學們注意到學校的每個角落,因此設計了一個地標篇的課程教學,不但能讓學生對地標能有清楚的概念,也能找出學校中較具特色,能夠代表學校的事物,票選完當然還是以"蔣中正"先生的銅像榮獲最高票,因為本校即是以中正為名的,所以第二堂課Assignment2便以地標篇來製作這份Showbeyond的教學簡報。

第二堂課 - Picnic Reflection

第二堂課老師介紹了非常方便的影像編輯軟體─Picnic
1.首先使用Picnic這套網路免費影像編輯系統,回家使用時速度變得非常慢,甚至編修幾張照片之後,螢幕會一直停留在推銷製作馬克杯及印花襯衫的網頁,然後畫面就一動也不動了!
2.上傳的圖片有些似乎不被採用,有些加上美編的照片都被排除在外,有點麻煩!
3.每張照片停留的時間都是2的次方,不是很理想,想要配合背景音樂的長度做些調整,有些困難!希望以後修正後會更人性化一點,畢竟現在還是beta版(測試版),就別太在意了吧!4.還有旁白說明只能打上英文,天啊!不知道老師是否看得懂?

2009年5月29日 星期五

第一堂課 - Blog Reflection

 Blog是一種便於更新、也讓喜歡編寫隨想雜記或文章的人可以記錄或發表的日誌式個人網站(網誌)。申請了這項服務後,即可擁有個人專屬的創作站台,在網路世界裡得以與他人分享自己的生活感想、心情記事及得到互動。Blog最大的特色,就是把整個過程簡化到讓一般使用者都能輕鬆使用Blog服務來建立屬於自己個人風格的網站。但是它也具有以下的優缺點:

1.優勢:
(1)另一個優點是很容易使用,通常都採用精靈模式來設定,並且提供一定數量的CSS樣板,讓使用者可以直接套用,更換你的blog造型,發表文章模式通常也都有Rick Text簡易的HTML模式,使用者基本上都可以快速開始blog。
(2)一般來說目前blog幾乎都是免費,如Blogger.com、MSN Space、無名網誌……等,申請的條件也很簡單,只要提供一個E-Mail Address、姓名,就可以獲得一個Blog的空間。
(3)申請Blog host基本上和申請虛擬主機非常類似,,有問題你也可以直接反應,通常都會獲得處理

2.缺點:
(1)用戶對於系統設定使用者時常是無從選擇,容量通常也有限。
(2)blog功能有些時候不一定能夠滿足每一個使用者,比如說圖片整合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能 不能夠自定欄位、是否支援JavaScript、RSS、TrackBack、能不能自己更改CSS版型等等,每一家都不太一樣,所以在功能上或許稍嫌不足。
(3)通常免費的blog一定會放置廣告,除非有付費的帳號,你也願意付費,不然你只能接受。

 在前幾年部落格盛行時 ,我便跟著申請了Yahoo,Hinet,Google等數個部落格,但是一直沒有好好耕耘,所以就長期荒蕪在虛擬世界中,上了這堂課才真的有點起心動念,想把它變成一個學習歷程的園地!於是便利用Google的網路資源建立了本課程的Blogfolio,以詳實紀錄個人參與「網路多媒體設計與製作研究」課程的上課心得及學習歷程。

 從前參加過幾次校內及校外舉辦的資訊融入課程,真正能將所學融入教學活動中的,確實少之又少,聽到教授今天的解說,相信課程所學都能實作於教學現場,個人及同學們必定都充滿期待!  
 班上大都是國中小的教師,對學生的啟蒙影響很大,阮老師教學年資那麼長,歷經小學直至博士班,可謂教學經驗豐富,到現在隨時仍然保持豐厚的教學熱情,實在值得我們這些後生晚輩用心學習,這就是所謂的「身教」!

第一堂課 - Introduce Myself

 今天是週末班開學的第一堂課,八點前到校,就聽榮峰大哥說:「阮教授已經到了!」,而且剛從美國趕過來,老師治學的精神確實令人肅然起敬!上次參加學系主辦的科技學術研討會,就見識到阮教授的認真及投入,相信這門課會讓同學們滿載而歸。當然也要謹記教授的基本要求:
(1)同學應準時上課,不要遲到。
(2)沒事不請假,請假必須有正當且可以說服教授的理由,即使同意請假,仍須準時交當週作業。
(3)可以的話,每天上ZD 201教學平台與老師及同學互動。
 
 今天老師要所有同學先在老師的電腦上輸入自己的信箱,以方便老師發mail邀請同學加入他的教育平台─ZD 201網路多媒體設計與製作研究。當我們收到邀請函後便能成為社群會員,以後所有作業都要在這個平台繳交,這裡是上課的主戰場 ,也是驗收成果的地方,每項作業都必須加上連結,以方便管理。接著要完成個人資料的填寫,首先便是要做簡單的自我介紹。我的自我介紹有點白目:個人目前就讀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工業科技教育研究所週末班二年級,個性溫馴,童叟無欺,雖資質平庸,卻能恬淡自適!但請有識者可視為保育類動物,盡力搶救!意思是希望老師不要期望太高,以免失望會很大!